为完善特殊教育学院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我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特制订本办法。
一、组织机构
成立特教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考核领导小组,全面指导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工作。
组长:汪红烨、林天兴
成员:章永、张梅、张凤奕
二、评价对象
特殊教育学院承担教学工作的在职在编专任教师(含双肩挑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以下简称“教师”)都需参加考核。
三、实施细则
教学工作(含理论教学、实验和实践教学)考核主要由学生测评、同行评价(表1)、领导评价(表2)等三部分组成,权重依次为50%、30%、20%。评价总分=学生测评分×50%+同行评价分×30%+领导评价分×20%。
1、学生测评:学生测评以学校教务处提供的自然年内两个学期的均值(两学期原始测评分总数/2×50%),直接计入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汇总表中。
2、同行评价:同行评价由本学院教师在平时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听课情况对其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教学态度、课前准备、课后反思等方面,取平均值作为依据(原始测评分×30%)。本学院教师之间按学院制定的听课要求互相听课,并完成听课记录。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领导评价:领导评价结果(原始测评分×20%),相关领导按学院制定的听课规定执行,并做好听课记录;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座谈会,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检查教学文件包,了解教师教学材料的准备情况;了解教师教研课题申报情况,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情况等。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4、对师德低下,或出现教学事故者,实行一票否决。
四、考核结果等次
教师教学综合评价先各项评价先按百分制进行评价,再按权重计算出综合评价分数,确定为优秀(90 分以上)、良好(80~89 分)、中(70~79 分)、合格(60~69 分)、不合格( 60 分以下)五个等级。
四、考核流程
1、期初准备:每学期期初,学院按照本办法,对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等工作进行安排。
2、质量评价:根据本方案,组织教师评价,并于每年第14-15周完成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等相关评价工作。学生评价由教务处协调组织各系组织学生进行网上评教。学院组织教师对教师教学工作评教,填写《教师同行评价表》。领导填写《领导评价表》。
3、数据汇总:教务科长将各项评分进行汇总,从高到低排序,按前述考核结果等次确定办法列出各等次名单,提交学院教学质量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反馈给本人,并在办公室公示栏进行公示五天。
4、申诉处理:公示期至公示结束三天内,处理公示意见。教师对评价结果如有异议,可向所在教学院提出书面复议申请,教学院给出处理意见。教师对学院处理结果仍有异议,可再向教务处提出复议申请,教务处组织复议,给出最终处理意见。
5、考核结果上报与确定:教学院按照学院教师综合评价方案完成教师教学综合评价分析报告(模板见附件1),教务科长将考核结果上报教务处,形成最终考核结果计入个人教学档案。
6、所有考核工作第16-17周之前完成。
五、其他
1、其他未尽事宜提交院教师教学质量考核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2、本实施细则由院考核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特殊教育学院
2017年11月
表1:教 师 同 行 评 价 表
年 月 日
评价指标 |
主 要 评 价 内 容 |
权 重 分 |
被 评 教 师 姓 名 |
|||||||||
教学 态度 |
热爱本职工作,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教学中的问题;上课精神饱满,富有激情;教学准备充分;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充满爱心,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
20分 |
||||||||||
教学 内容 |
讲课紧扣大纲教材,注重基础;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和应用能力提高 能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掌握娴熟,注意学科知识交叉、内容拓展,并做到融会贯通。 |
30分 |
||||||||||
教学 方法 |
阐述简练准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取向,能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推理循序渐进,讲解深入浅出,系统性强;能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20分 |
||||||||||
教学效果 |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师生互动良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 |
30分 |
||||||||||
合计分数 |
100分 |
|||||||||||
说 明:按权重及等级打出相应分值,并计算合计分。 |
教师同行评教说明:
1、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师同行评教;
2、教师同行评教方式:参评教师填写《教师同行评价表》。将 “被评教师姓名”栏电子输入后,打印“教师同行评教表”,参评教师每人一份;
3、评教原则:坚持公正公平,实事求是的原则。
表2: 领 导 评 价 表
年 月 日
评价指标 |
主 要 评 价 内 容 |
权 重 分 |
被 评 教 师 姓 名 |
|||||||||
教学 态度 |
热爱本职工作,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教学中的问题;上课精神饱满,富有激情;教学准备充分;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充满爱心,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
20分 |
||||||||||
教学 内容 |
讲课紧扣大纲教材,注重基础;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和应用能力提高 能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掌握娴熟,注意学科知识交叉、内容拓展,并做到融会贯通。 |
30分 |
||||||||||
教学 方法 |
阐述简练准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取向,能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推理循序渐进,讲解深入浅出,系统性强;能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20分 |
||||||||||
教学效果 |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师生互动良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考试学科教学效果要参考班级优良率和及格率。考查学科由各系组织考核小组技能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
30分 |
||||||||||
合计分数 |
100分 |
|||||||||||
说 明:按权重及等级打出相应分值,并计算合计分。 |
领导填表说明:
1、 评价方式:将 “被评教师姓名”栏电子输入后,打印“领导评价表”,考核小组成员每人一份;
2、评教原则:坚持公正公平,实事求是的原则。
附件1:
教师教学综合评价分析报告
学院(盖章)
教师 姓名 |
教师教学综合评价结果 |
备注 |
||||||
评价体系 |
综合得分 |
综合排序 |
||||||
学生评教 |
学生评教 ( 50%) |
同行评教 ( 30%) |
领导评教 ( 20%) |
|||||
上半年 |
下半年 |
|||||||
结果分析:(分析教师教学情况及原因,结合学生评语等发现先进典型和存在问题) |
||||||||
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举措) |
审核人(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