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 图/杨燕) 3月5日下午,四川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黄卫德等一行4人来我校调研特殊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乐山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陈承筹等2人陪同调研。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朝晖,特殊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体育学院的负责人等参与调研。下午15:00,调研座谈会在特教大楼D栋501室举行。
李朝晖代表学校欢迎黄卫德一行再次到学校调研。他介绍了学校目前在“1329”战略指引下快速发展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全校上下为实现既定目标团结一心、披坚执锐、攻坚克难、力争上游的良好态势。他代表学校感谢四川省残联长期以来对我校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与支持,希望接下来在我校特殊教育办学软硬件建设、国家级事业发展平台和高级别课题申报、残疾大学生招生范围和专业拓展、残疾大学生就业等工作中继续得到四川省残联的帮助,推动我校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快速提质增效。
特殊教育学院院长张梅从省级“国家通用手语盲文技能竞赛”项目申报、学校聋生排练的舞蹈节目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学校残疾大学生招生范围和招生专业拓展、四川特殊教育资源中心2024年重点工作等方面,汇报了学院的思考谋划、重点举措及推进情况。特殊教育语言智能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专职副主任段玄锋,汇报了实验室2024年计划开展的14项重点工作。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特殊教育语言智能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金澎,汇报了目前实验室在明确研究方向、实施资源整合、申报高级别课题、致力于技术突破、积累和优化算法算力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实验室发展前景展望。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罗明礼汇报了学校以通用手语盲文为特色的全国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申报、落户、建设情况,指出基地建设的最大特色和亮点就是推广运用国家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积极为社会无障碍环境建设做贡献。
黄卫德指出,长期以来,我校都将特殊教育置于学校事业发展中心位置,目前我校对特殊教育的理解更有广度、深度、效度。一是在建设四川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过程中,注重与地方残联的联系和合作,提升了学校特殊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建设特殊教育语言智能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把准了“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的脉搏,开创性的工作填补了省内空白,必将走在全国前列甚至全球领先;三是以通用手语盲文为特色的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落户我校独树一帜,是我校特殊教育办学特色的又一次彰显;四是我校特殊教育学院牵头,教师教育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等广泛参与的学校特殊教育格局基本形成,必将在未来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的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好。他指出,在新科技革命的时代背景下,特殊教育还面临很多困惑,学校要认真研究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对教育事业的影响,做好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并认真落实。他建议学校加强特殊教育在川渝残疾人就业联盟、全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等平台的宣传推广,进一步提升学校特殊教育核心竞争力。
座谈会前,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学校北校区运动场,现场听取了体育学院院长张峰关于“四川省残疾人足球训练基地”建设情况的汇报,并慰问了正在训练的聋生足球运动员;到特教大楼A栋、D栋查看了学校残疾人体育康复训练中心、特殊教育语言智能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并现场听取了张峰、张梅对相关情况的介绍和工作汇报。(审核人:刘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