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示范课程《特殊儿童动作康复》课程建设自评报告
一、课程建设的进展情况和已取得的成果
《特殊儿童动作康复》为特殊教育专业教育康复领域选修课程。2019年立项为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课程。
课程团队主要成员 |
||||||||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出生年月 |
职务 |
职称 |
手机号码 |
电子邮箱 |
教学任务 |
1 |
张梅 |
乐山师范学院 |
1975.01 |
院长 |
教授 |
13981379272 |
727340087@qq.com |
课程设计和实施 |
2 |
魏欣 |
乐山师范学院 |
1983.08 |
副院长 |
讲师 |
15196439979 |
12872204@qq.com |
课程建设和实施 |
3 |
余菊芬 |
乐山师范学院 |
1969.09 |
教师 |
教授 |
13990628366 |
932081583@qq.com |
课程建设和实施 |
4 |
苏诚 |
乐山师范学院 |
1989.07 |
教师 |
讲师 |
18990607568 |
1006968826@qq.com |
实训指导 |
5 |
董媛媛 |
乐山师范学院 |
1989.07 |
教师 |
助教 |
13399801905 |
1362262072@qq.com |
实训指导 |
在2年的建设过程中,取得进展如下:
1.制定了课程建设总体计划,课程定位准确,目标、思路明确。我校立足本科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经过前期课程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各类障碍类型特殊儿童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具备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康复训练的基础。为达到此目标,本课程以人体解剖学、运动学、发育学为基础,围绕特殊儿童实际动作能力,使学生掌握动作专项评估、动作综合能力评估等技术,能依据评估结果设计、开展适宜不同障碍特殊儿童的动作康复训练计划。脑瘫、智障、自闭症等发展障碍儿童在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落后等问题,而动作是个体一切发展的基础,影响或制约着认知、语言、情绪、行为等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是教育康复领域的重要职业发展课程。
2.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高尚,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团队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高级职称占比60%,近三年教师授课比例≥90%。讲师和助教各1人,教师全部是硕士研究生,知识年龄结构合理。近五年团队立项省级教研项目2项,发表核心论文3篇,参与获得省级高等教育质量奖一等奖2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1项,二等1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近3年一名教师聘为副教授,一名教师聘为讲师;课程实施导师制,效果比较好,教师积极指导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获得国家级5项,省级3项。近三年团队教师均参加过校内外业务学习培训。
3.课程资源建设有成效。本门课程实践性强,选用的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内容组织科学合理,能有效支撑课程目标的实现。学习通上建设课程,网址https://mooc1-1.chaoxing.com/course-ans/ps/208165350,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充实更新课程案例、素材等资源。具有符合开出基本实验要求的全部设备,状态完好,使用率高;基本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100%;课程需要的各种挂图、模型、教具完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完善;有负责实验建设的教师和水平较高的实验人员,实验室管理规范。组建“动作康复”研修小组,在学校特殊儿童教育康复中心积极开展动作康复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课程教学改革及成果显著。课程初步探索并形成了“动作康复”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方法。课程组成员指导学生积极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5项,省级3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教育康复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等成绩。课程组成员的教改项目《特殊儿童运动康复的实践探索》获得乐山师范学院第五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动作康复模块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索》获得乐山师范学院第五届教学成果奖三等奖。《面向职业需求,融合信息技术,特殊教育动作康复类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得乐山师范学院第六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体验式教学法在特殊儿童教育康复教学中的应有——以《特殊儿童作业治疗》为例》立项基础教育类教改重点项目1项。完成核心论文2篇。
二、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1.教师培训工作不够。受疫情影响,老师们无法外出参加线下培训,线上培训效果不好。接下来需要加强教师外出学习的培训,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需继续加强。要注意吸收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特色鲜明,效果显著;不断深化考试改革。建立有效、可信的考核机制,鼓励探索和尝试新型的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
3.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不足。继续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包括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及试题库或试卷库等内容,加强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方面内容的建设。
4.教材建设不足。积极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三、经费使用情况
1.购置硬盘、U盘418.33元
2.版面费:5500元
四、下一步建设计划
1.积极推广课程的应用。目前只是在我校特殊教育专业和教育康复学专业中开设了本门课程和相关课程,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为特殊儿童开设动作康复训练。下一步需要联合更多的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来共同构建本门课程的内容体系,并做好推广。
2.继续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精简课堂教学内容,做到知识点的逻辑性更强,应用性更高,进一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式,进行课堂革命,提高课堂效率。注意吸收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视过程考核,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不断完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虽然已有一些课程资源,但是还没有集中建设成为资源库,学生能在线使用的资源还比较少。下一步完成知识点视频制作,评估技术视频制作和训练要点的视频制作,在此基础上完成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实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