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文/邵识伊 李睿蓉 图/郭天骁、王海旭)自2017年《国家通用手语词表》发行后,国家高度重视通用手语的推广普及工作。为了在西南偏远地区落实通用语言的推广工作,特殊教育学院、康复学院六位学生组成“无声手语”志愿实践团队。该团队于2023年7月20日至7月21日在九寨沟县开展为期2天的手语推广实践活动。此活动旨在在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推广国家通用手语,不断加快推进其社会应用,减少民族地区听力障碍人群交流的语言成本,保障听力残疾人充分融入社会交往、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无声手语”志愿实践团队于7月20日到达九寨沟县。在简单的休整后,负责人杨海宇对团队成员进行国家通用手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1.日常生活基础问候语,如早上好,中午好,很开心见到你等;常用专有名词,如领队、领导、榜样等。2.讲解了国家通用手语的使用特点。3.每位团队成员学习简单的自我介绍。此次培训可以让被访问的聋人朋友对我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以促进接下来对聋人进行更加深入的访谈,了解更多聋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手语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以便团队成员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培训结束后6名实践团队成员分配工作任务,两名成员负责新闻稿的撰写,两名成员负责拍摄工作,其余两名成员负责访谈和问卷调研。在当天晚上实践团队领队与一位聋人朋友取得联系,这位聋人运动员有着黝黑的皮肤,健硕的身材,憨厚的笑容,通过交流团队成员才了解到原来这位可爱热情的聋人朋友就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聋协主席泽仁布色,他带领团队6名成员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5位聋人田径运动员见面,并进行手语交流。
21日早上九点,实践团队早早地前往九寨沟中学,远远地看到聋人运动员们在崇山峻岭下的操场上顶着烈日训练,实地考察了他们的训练情况并对运动员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访谈内容包括:1.了解聋人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困难与需求。2.了解5名运动员在外出游玩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3.了解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以及与教练教练过程中的障碍。访谈结束后,实践小队向聋人朋友分发“小我融入大我——基于聋人参与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调查”问卷,以便对少数民族地区聋人朋友的思想情况做更深入的了解,为下一次的实践提供基础。
21号下午两点,实践团队成员徐艺宁对聋人运动员进行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国家通用手语训练,进一步规范了聋人在国家相关政治方面手语运用。在实践的最后,实践团队再一次为运动员加油打气,希望他们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此次手语推广活动进一步增进了聋人与健听人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聋人使用手语的规范程度,加强了聋人对于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和相关思想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在九寨沟县宣传国家通用手语响应了国家号召,引导更多聋人规范运用手语。(审核: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