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2月,我们试讲试教第二小组完成了2018级20名学生的试讲试教指导工作,其中特殊教育专业11名,教育康复学专业9名,指导教师为李秀和董媛媛。
为保证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建立了本组师生QQ群,方便了交流与联络工作;召开了师生见面会,对学生进行了试讲试教工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试讲课题选择、教材选用、教学设计与说课设计的相关知识重点的培训,通过自荐和他荐的方式推选了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试讲安排和沟通工作。为保障指导工作的良好效果,本组将学生分成两组,两名老师一人负责10名学生的指导工作,每个小组再安排一名副组长,负责小小组的具体工作落实。小组组长编写各组的试讲计划,确定每周试讲时间,明确每周试讲任务;查找资料,搜索教材,确定试讲试教课题,编写教学设计。
我们小组试讲试教工作进行的基本流程为:研讨会→分小组进行教案的分享与修改→分小组进行说课练习→分小组进行讲课的练习→分小组进行说课加讲课的练习→录课→上交材料→验收。
两位指导教师首先对学生的课题选择进行了把握,接着对学生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指导,学生在完善的基础上进行讲课练习,指导老师每周抽取一个晚上现场听取学生的讲课汇报,针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本学期对学生的现场指导达5次/人之多,学生从最初的茫然和生涩到最后得心应手,应对自如,这与师生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所有学生对待该项工作态度端正、积极主动,相互合作与支持,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发展,在人际交往、与他人的合作方面的理念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从验收的效果来看,学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全部达到验收要求,其中1人被推选参加院级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以下为学生的感受:
“在整个试讲试教过程中,从开始的不了解试讲试教,老师讲解布置任务,到后来的每一次的试讲试教过程中,我们慢慢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说课稿、ppt等,不断修改补充完善自己的不足,在每一次的试讲试教中精炼自己的语言,注意自己的体态和教学内容的衔接度,在试讲试教过程中很大的提升了自己。”
“本以为教案撰写简单,但是发现并没有,很多想法不到位,讲课的逻辑顺序,以及自己的语言如何做到精简都是在讲完之后才意识到的,老师也十分认真花费大量时间来听我们讲课,给我们提一些建议。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教案、说课稿、ppt的制作并把他们运用到了讲课中。老师帮助我们完善教学内容,修改教案,指导我们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在观察同学们的讲课中我也学习了很多有用的经验来弥补我自己讲课中的不足。这些都为我们日后考教师资格证打下基础,给我们日后工作做了先前的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讲体验,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锻炼。为教师资格证面试做了准备,也为我们今后走出校园成为教师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其实真正的中学教学并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它们完全是2个截然不同的层次,因为真正走上讲台,需要教师具备多方面能力,除了学识渊博,谈吐隽永,还要不乏幽默,妙语连珠 ,对每个特殊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更重要的是具备可以处理各种各样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所以,我们认为试讲这是一个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
“经过此次试讲试教练习以及老师的指导,我们学会了如何说好一门课、如何上好一门课,10分钟的微课想要上好,也会被打磨很久。在这练习期间很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也很感谢同组同学的配合和建议。这一次的试讲试教练习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讲课能力,也为之后个训课或实际课堂作准备。”
“这对于以后从事教师工作也有许多帮助。首先在教案方面,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理解解剖,才能使得教学内容丰满。另外,在教案的设计时要多想、想细、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做好预设,以应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对教学内容的适当拓展,能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创造力以及学会运用知识的能力。再次在书写教案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在这里由衷地感谢指导我们的两位老师和陪伴我们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