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段誉 图/杨欣悦、魏艺文等) 11月1日-3日,2023年四川省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县级骨干校长培训班“集中培训”按计划进推进。福建省福州市星语学校校长杨福高级教师、四川省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李秀副教授、特殊教育学院张梅教授、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徐素琼副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杜媛副研究员分别为校长们做专题座。期间,校长们还到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交流学习。
11月1日,杨福、李秀在乐山大酒店七楼会议室、二楼会议室分别为参训学员讲授了《孤独症学校育人新生态探索与实践》和《特殊教育学校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运行与管理》的主题讲座。杨福介绍了福州市星语学校的基本情况,就如何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体系,持续提升办学成效进行了探讨,对福州市星语学校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他指出,应从构建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创设友好适宜的办学环境、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均衡发展等方面建立并完善孤独症学校育人新生态。他强调,要从微系统(核心课程)、中系统(潜能课程)、外系统(拓展课程)、宏系统(多元课程)和课程实施流程等方面构建生态化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李秀从个别化教育计划内涵、为什么需要个别化教育计划、需要怎样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个别化教育计划现状和学校如何支持个别化教育计划五个板块进行了讲解。她通过梳理不同地区、不同学者对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理解,分析了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内涵及功能,她结合特殊教育发展史,指出了制定并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现实迫切需求,她通过相关政策文件的解读,指出目前个别化教育计划面临着法律强制性低、专业人才匮乏及缺乏规范指导等困境。最后,李秀从学校转型、规范操作、专业团队、内容完整等方面提出了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运行策略。
11月2日上午,张梅在乐山大酒店七楼会议室为学员们做了《强化普惠发展背景下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趋势》的主题讲座。她从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内涵、重要意义等多个维度帮助学员们深化了对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并分享了强化特殊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推进融合教育的具体做法以及如何通过学校、社会、政府三方结合促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实施路径和策略。11月2日下午,参加培训的校长们前往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在乐山特校,海亮教育融爱党支部书记程大法就《融爱星的特殊教育实践与思考》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分享,海亮融爱星教育管理中心高级督导宋阳以《融爱星全生命周期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题进行了专题报告,海亮融爱星融合公司总经理郭敏燕就《海亮融合教育的实践》进行了主题分享,校长们认真听讲并与主讲老师积极交流,充分感受和体悟海亮融爱星在特殊教育实践方面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随后,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成燕带领各位校长,实地观摩了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开展情况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11月3日,徐素琼、杜媛在乐山大酒店七楼和二楼会议室分别为参训校长们讲授了《普惠融合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与发展》的专题讲座。徐素琼主要从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历程、特殊教育发展的挑战和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她在梳理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普惠融合背景下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着特殊教育对象的变化、特殊教育学校转型、残疾人教育公平的深化提质等挑战,然后从专业角色的定位、专业发展的内涵、专业发展的提升政策等方面对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详细解读。杜媛从区域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依据、建设方式、功能定位、运行支持四个板块进行了讲解。她从融合教育发展的需要、国家政策法规落实的需求两方面分析了为什么要建立区域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就区域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在特校”“并设在特校”“外设在科研机构”“独立法人单位”的四种设立样态,从政策法规、特校转型、专业团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资源中心提供咨询、巡回指导、评估检查、培养支持的功能作用。杜媛认为,要从构建融合教育体系、加强巡回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区域资源中心建设。
连续3天的系列主题讲座、经验交流、案例分析、课堂展示等,深化了校长们对特殊教育事业“与时俱进”发展,以及如何提升新时代基础特殊教育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认识,通过学习各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树立了大家建好本区域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信心和决心。(审核人:段玄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