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陈自力、图/梁悦、张轩瑜)1月5—8日,四川省2021年“国培计划”紧缺学科(聋哑生)骨干教师专项培训系列讲座顺利进行,西南大学教授赵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雷江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授赵晓池先后为学员们带来精彩的讲座,场场讲座座无虚席,学员们收获满满。
1月5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雷江华教授开展了以“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为题的主题讲座。雷教授主要围绕特殊教育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三个方面进行讲解,首先将特殊教育的发展历史概括为特殊儿童教育的历史、高等特殊教育的历史、听障语言教育的论争,并结合历史发展的路径为今后的发展带来启示:注重实际效果,走出存废的怪圈、注重个体差异,走好多元化发展道路、加强实证研究,走稳“循证实践”路线、转变思维路径,走向全面康复的思路。其次,雷教授认为目前特殊教育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教育体制逐渐完善、经费投入逐年增长、课程改革稳步推进以及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但特殊教育的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特殊儿童发展的挑战、特殊学校转型的挑战、特教支持体系的挑战。最后,对于未来该如何走好特殊教育的发展道路,雷教授提出以下几点;加强精准施教,保障教育公平、巧用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聚焦生涯发展,确保双业双优、通过标准引领,达成提质增量、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治理水平。作为特殊教育知名专家,雷江华教授结合大量实例,深入浅出为学员们介绍目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最新资讯,并在宏观角度提出了特殊教育未来发展的路径,这不仅开拓了学员们的视野,也为从事特殊教育的同仁们带来了新的启示。
1月5日下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赵斌带来名为“新时代特殊教育发展挑战与特教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的主题讲座。首先,赵教授介绍了我国特教教师职业化发展历程,并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非专业化时期(建国后至80年代初)、专业化发展探索时期(80年代-90年代末)以及专业化发展时期(本世纪初至今)。其次,赵教授基于《特教教师专业标准》以及实证研究两个方面探讨了新时代特教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主要分为三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新时代特殊教育发展从数量到质量、隔离向融合、形式到内涵、个体到群体到解决社会矛盾转向;以面向轻度学生的教师向面向重度残疾学生的教师转向;特校从教育教学型向“教育+康复”复合型转向;最后,雷教授从专业成长、个体提升、学习同体、制度支持以及文化浸润五个方面提出新时代特教师资成长路径。雷江华教授有关特教教师专业素养的精彩讲座让学员们对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有了新的认识,也清晰地了解到应如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1月7日上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赵晓驰教授开展了“国家通用手语在聋教育中的运用指导”的专题讲座,该讲座两个板块进行介绍。首先是手语的语言学地位与性质,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一,从语言的本质以及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的工具这两个方面解释了何为语言;第二,以手语的基本要素为切入点,从中国手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解释了何为手语。其次是手语在聋校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以语文教学为例,分别讲解了聋人汉语学习的困难及原因、聋人手语与汉语学习的关系以及现有聋校语文教材的问题。最后,赵晓驰教授与参会学员分享了手语研究以及聋校语文教学的选题,为帮助聋校教师今后更好地开展聋校教学课题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
1月7日下午,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主任杨娟老师开展了“质性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的主题报告,杨娟老师首先指出随着教育的改革和纵向发展,教师不仅要会教学,还要会做研究。随后,她围绕质性研究的定义、质性研究的基本步骤、质性研究的特征以及课题申报这四方面展开报告,不仅让老师明白了会做研究的重要性,也从生动的事例中懂得了什么是质性研究,学习了多种研究方法,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此外,此次培训还安排了一线教师代表分享活动和主题讨论活动。
1月6日上午,来自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李祥蓉、唐俐俐老师进行了现场分享。李祥蓉分享了“聋校课堂教学手语的选用——以语文课堂为例”,从手语在聋校课堂中的作用、聋校语文课堂的特点、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手语选用原则及例举、聋校语文课堂手语使用注意事项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他还和学员们积极互动,进行了现场演示,现场气氛活跃,大家受益匪浅。唐俐俐则分享的主题是“听障儿童声母发音问题及对策”。唐老师对声母概念及发音、听障儿童常见发音问题、听障儿童发音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并例举了把“碰”说成“beng”的具体解决方法,为听障儿童声母发音问题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法,教师们从中获得了可行性经验,有利于今后对听障儿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1月6日下午,全体学员参加了“通用手语在聋教育中使用的经验与反思”主题讨论,旨在通过讨论加深理解,统一认识,分享经验和分析问题。讨论形式包括线上与线下,分10组进行(每组10人),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各组积极响应,分别展开了不同形式的讨论,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并交换意见,各组在讨论结束后,共同完成了讨论简报。通过此次讨论,增进了各位学员之间的友谊,增强了学院老师与各位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各位学员对通用手语在聋教育中应用问题形成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各个培训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本次培训的第一阶段顺利开展,学员们纷纷表示专家的讲座以及同仁的分享让他们受益匪浅,定要将收获到的经验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审核人:兰芳)